首页>>百科常识

白介素是治疗什么病的?

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白介素作用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白介素是治疗什么病的?(白介素是什么药,作用)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白介素是治疗什么病的?

白介素是指在白细胞或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的淋巴因子,在传递信息,激活与调节免疫细胞,介导T、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及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白介素是治疗什么病的?

白介素是啥

白介素白细胞介素,简称白介素,是指在白细胞或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的淋巴因子,它和血细胞生长因子同属细胞因子。两者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共同完成造血和免疫调节功能。白细胞介素在传递信息,激活与调节免疫细胞,介导T、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及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它的特征:
白介素2(IL-2)分子量为1.5万的糖蛋白,对T细胞激活及生长有作用。IL-2主要由CD4+和CD8+T细胞产生,IL-2主要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发挥效应。不同种属间,IL-2沿种系谱向上有约束性,向下无约束性。IL-2是参与免疫应答的重要细胞因子,并参与抗肿瘤效应和移植排斥反应。
不知道这些能不能帮助您。

什么是白介素-2?什么是干扰素?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内分泌科谢丹红:
1.白介素-2是一种淋巴因子,它是机体免疫应答的核心物质之一,是一种免疫增强剂,可提高人体对**、细菌、真菌、原虫等感染
的免疫应答,具有抗肿瘤
、抗**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多方面作用,可用于抗肿瘤,先天和后天免疫**症治疗,各种自身免疫病的治疗, 且对某些**性、杆菌性疾病
,胞内寄生菌感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麻风病、肺结核、白色念珠菌感染等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价格较贵,且有一定的**反应包括水肿、头痛
、发热、心悸、心动过速、房颤
、恶心呕吐、眩晕、失眠、呼吸困难、皮疹、结膜充血,偶见用药后一过性视力模糊。须慎重考虑选择.
2.干扰素是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增殖、免疫调节、抗**和诱导分化作用。但是,干扰素也有一些**反应,主要有:
A 发热:B感冒
样综合征C、骨髓抑制:出现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一般停药后可自行恢复。D、神经系统症状:如失眠、焦虑、抑郁、兴奋、易怒、精神病。出现抑郁及精神病症状应停药。E、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炎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溶血性贫血
、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样综合征、血管炎
综合征和Ⅰ型糖尿病等,干扰素的价格较贵,且疗效尚有待于观察.

理工类专业有哪些

白细胞介素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白细胞介素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作用于多种细胞的一类细胞因子。由于最初是由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所以由此得名,现仍一直沿用。最初是指由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起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现在是指一类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已基本明确,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而统一命名的细胞因子,它和血细胞生长因子同属细胞因子。两者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共同完成造血和免疫调节功能。白细胞介素在传递信息,激活与调节免疫细胞,介导T、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及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白介素的种类及作用?

白细胞介素的种类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是淋巴因子(lymphokins )家族中的成员,由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产生,其作用能**T,B淋巴细胞及其他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增殖、分化并提高其功能。白细胞介素是一庞大家族,到1994年已发现了15种,随着深人研究,其数目还在不断增加。

白细胞介素-1 (IL-1)是由活化的巨噬细胞所产生,它可**T细胞,促使其增殖并分泌IL-2,亦可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抗体的产生。此外,它还可促使造血干细胞的成熟;IL-1还可促进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前列腺素的合成和蛋白酶、胶原酶的分泌,因而引炎症反应。IL-1还是一致热原,使体温升高,因而IL-1的作用部位是多方面的。它是一种多肽,分子质量为17 ku,有IL-1 a及IL-1β2种亚型。

IL-2是由激活的T淋巴细胞所产生,分子质量17. 2 ku。其作用、用途详见下。

IL-3由激活的T淋巴细胞所产生,它是一种分子质量为2 5 ku的糖蛋白,它可**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并**粒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巨噬细胞系的祖细胞之集落形成,还可**肥大细胞的增殖,并加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因此,IL-3又名多向性集落**因子(multi-CSF)。

IL-4由T淋巴细胞产生,分子质量2 0 ku,是一B细胞生长因子,促进B细胞的生长,促使IgG的分泌,与其他细胞因子一起协同地促进粒细胞及红细胞系祖细胞的集落生长,并**肥大细胞的增殖。IL-4对巨噬细胞所产生的IL-1, TNF和PG-E2起负调节作用,提示它具有抗炎作用。

IL-5由活化的T淋巴细胞所产生,分子质量为18 ku,主要促进嗜伊红细胞组细胞的增殖及分化。
IL-6可由纤维母细胞、单核/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上皮细胞、角质细胞、以及多种瘤细胞所产生。IL-1、TNF-a, PDGF、**感染、双链RNA及c AMP等,均可诱导正常细胞产生IL-6。IL-6与IL-1一起可协同地促进T细胞增殖,部分与T细胞IL-2受体上调有关;对IL-3的多向祖细胞**作用有协同效果,它还可促使B细胞的分化。IL-6和IL-1一样参与炎症反应和发热反应,某些人体肿瘤细胞、特别是骨髓瘤细胞,可分泌IL-6作为自身生长因子**其生长。

IL-7由骨髓间质细胞所产生。分子质量为17. 5 ku,主要对B淋巴细胞的祖始细胞有**作用,对成熟的B细胞则无影响。

IL-8是由激活的T细胞和单核细胞、上皮细胞所产生,可激活中性粒细胞。它可抑抑制中性粒细胞黏附到上皮细胞,从而可减轻炎症反应时的血管损伤。 其他如IL-9由T细胞产生,主要是支持辅助T细胞(TH)的生长;IL-l0是由TH所产生,主要是T细胞亚群间的调节因子;IL-11由基质细胞产生,主要促进似IL-6浆细胞和依赖T细胞的B细胞的发育;IL-12由B细胞产生,主要促进TH细胞的分化,**IFN-a的产生,启动细胞免疫反应;IL-13是由活化的TH细胞产生,主要促使人单核细胞的分化。

部分白细胞介素的生物特性

IL-1 活化T细胞;**B细胞增殖;活化中性粒细胞;诱导内皮促凝血活性;诱导内皮表面抗原;促成纤维细胞有丝**;促进细胞在软琼脂中生长;活化破骨细胞;抑制胶原合成;**胶原分解;促星形细胞**。

IL-4 活化B细胞;诱导胸腺细胞增殖;**T细胞增殖;增强CTL细胞毒活性;增强巨噬细胞的细胞毒;增加巨噬细胞表达MHCII;加强EPO, G-CSF、M-CSF和IL-3的促**形成作用。

IL-5 促进B细胞生长和分化,促进B 细胞分泌抗体;促进B细胞、T细胞表达IL-2受体;促进T细胞分化,诱导CTL形成,提高LAK活性促进酸性粒细胞生长和分化。

IL-6 诱导B细胞分化;支持浆细胞瘤和骨髓瘤增生,诱导IL-2和IL-2受体表达,诱导单核细胞分化,诱导CTL;增强NK细胞活性,诱导急性期反应分子并**肝细胞;诱导神经元分化;诱导肾小球膜细胞生长;诱导角质化细胞生长;抑制细胞调亡;支持造血干细胞分化。

IL-7 促进前B细胞生长;诱导胸腺细胞质增殖;促进T细胞生长、增殖;诱导TAK活性。

IL-8 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促使中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过**物酶、β-葡萄糖苷酸酶、弹性蛋白酶;T细胞趋化作用;活化多形核白细胞。

IL-9 支持T细胞进行IL-2T IL-4非依赖性生长;支持TH细胞生长;**肥大细胞生长;**红细胞性定向干细胞。 IL-10 与IL-2、IL-4、IL-7一起**T细胞增殖;抑制TH产生细胞因子;和IL-2一起诱导CTL;诱导休止期B细胞表达MHC-II;和IL-3/IL-4一起**肥大细胞增殖。

IL-11 与IL-3一起支持巨核细胞**形成;**产生免疫球蛋白的B细胞进行T细胞依赖性发育;与IL-3一起**肥大细胞增殖。

IL-12 诱导T细胞和NK细胞产生IFN-r改变休止期NK细胞及培养的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与IL-2协同作用产生LAK细胞;加强T细胞受到凝集素和佛波醋诱导后的增殖;诱导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增殖;诱导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增殖。

IL-13 影响单核细胞的形态、表面抗原的表达;抑制ADCC作用;抑制LPS引起的单核细胞炎症因子、趋化因子及造血生长因子的产生;抑制单核细胞中HIV的复制;促进B细胞生长;促Ig类型转换和Ig的产生;抑制IL-2对NK细胞产生IFN-y的诱导作用。

IL-14 诱导B细胞增殖;抑制免疫球蛋白分泌;选择性扩增某些B细胞亚群。

IL-15 **CTLL细胞增殖;**外周血T细胞;体外诱导CTL和LAK细胞。

IL-2
1. IL-2对T细胞的作用 IL-2是T细胞生长因子,能使T细胞在试管内长期存活,**T细胞进人细胞**周期。IL-2能增强T细胞的**活性,在体外它与IL-4、IL-5和IL-6一起共同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Tc)的产生,并使其活性大大增强,延长其生长期;在体内IL-2也能增强抗原诱导的TC活性,甚至可以辅助抗原和半抗原直接在*鼠体内诱导产生TC-。
由IL-2诱导产生的TC输入体内后可产生明显抗肿瘤作用,但TC在体内不易存活,如同时再输入少量IL-2,则可明显延长Tc在体内的存活时间,并增强其抗肿瘤效果。 IL-2并可诱导T细胞分泌IFN-γ, TNF, CSF等细胞因子。

2.IL-2对NK细胞的作用 IL-2可促进NK细胞的增殖,维持NK细胞长期生长。肿瘤病人经IL-2治疗后,血中NK细胞数量明显增加。IL-2在体内、外都能增强NK细胞活性。在体外,IL-2于短时间内就可使NK细胞活性增强。肿瘤病人经IL-2治疗后NK细胞活性变明显增强,且有累积效应,即随着IL-2剂量的增加和疗程的延长,NK细胞活性亦因之不断增强,IL-2并能矫正NK细胞活性低下状态,使之恢复正常或超过正常。白血病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其中10%是NK细胞),经IL-2培养后具明显的细胞毒作用,以此输回给病人治疗白血病。IL-2还能促进NK细胞分泌IFN-γ,增加其表达IL-2R+亚基等。

3.IL-2对LAK、TIL细胞的作用 IL-2可促进LAK, TIL细胞的体外存活、扩增及活化LAM(即淋巴因子激活的**细胞l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r cells)。LAK是淋巴细胞与IL-2接触后产生的一种具有高效抗肿瘤效应的**细胞,只有在IL-2的存在下LAK才能产生,亦只有在IL-2存在下,LAK才能发挥其效果。实验证明,淋巴细胞经IL-2培育后所得LAK细胞的活力,比不加IL-2培育的强100~1000倍,而且LAK只识别肿瘤抗原,对宿主正常细胞没有影响。LAK与IL-2合用,对原发性及转移性肿瘤,均有明显抗肿瘤作用。

LAK与IL-2合用治疗肿瘤虽取得了临床效果,但在制备LAK时须抽取病大量周围血单个核细胞,须多次回输并伴用大剂量IL-2,价格昂贵且毒副作用大,于是人们极力寻找一种抗肿瘤效果好、毒副作用小的方法于1986年从实体瘤组织中分离到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 ),在体外经IL-2激活可大量扩增,并对肿瘤细胞具高度**作用,其体外**肿瘤的效果比LAK强50~100倍,并仅须伴用少量IL-2就可发挥明显抗肿瘤效果,毒副作用小。

4.IL-2对B细胞的作用
IL-2可促进B细胞表达IL-2R,促使B胞增殖和产生免疫球蛋白,并**巨噬细胞,提高其吞噬能力。近年发现,重组IL-2可**某些中枢神经细胞的生长和成熟,并作用于**肽受体,产生镇痛作用。有关白细胞介素一2 (IL-2 )的调节免疫作用。

5.IL-2对肿瘤细胞的作用 IL-2的抗肿瘤作用除与LAK, TIL有关外,还与其诱导NO的产生有关。实验发现对LAK无效的Meth A小鼠皮肤癌,用IL-2治疗可见存活期延长,且小鼠尿中NO2----含量较对照组高8倍;如同时应用NO诱导***L-NMMA,使尿中NO含量下降60%,同时使IL-2组的存活期大大缩短,提示IL-2诱导NO合成,是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

白介素的副作用有多大

药物指导:你好,白介素是应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一种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可直接**造血干细胞和巨核祖细胞的增殖,诱导巨核细胞的成熟分化,增加体内血小板生成,从而提高血液血小板计数,而血小板功能无明显改变。白介素是抗肿瘤的生物治疗用药,适用于晚期肾癌、恶性黑色素瘤及癌性胸、腹腔积液的治疗,也可试用于其他恶性肿瘤综合治疗。

一般该类药物的毒副作用是:发热、流感样症状;可引起肺部或其他部位水肿;可能有过敏反应。

什么是白介素?

白介素
白细胞介素,简称白介素是指在白细胞或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它和血细胞生长因子同属细胞因子。两者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共同完成造血和免疫调节功能。白细胞介素在传递信息,激活与调节免疫细胞,介导T、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及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白介素2(IL-2)分子量为1.5万的糖蛋白,对T细胞激活及生长有作用。IL-2主要由CD4+和CD8+T细胞产生,IL-2主要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发挥效应。不同种属间,IL-2沿种系谱向上有约束性,向下无约束性。IL-2是参与免疫应答的重要细胞因子,并参与抗肿瘤效应和移植排斥反应。

白介素是治疗什么病的?

白介素是指在白细胞或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的淋巴因子,在传递信息,激活与调节免疫细胞,介导T、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及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白介素的种类及作用?

白细胞介素的种类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是淋巴因子(lymphokins )家族中的成员,由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产生,其作用能**T,B淋巴细胞及其他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增殖、分化并提高其功能。白细胞介素是一庞大家族,到1994年已发现了15种,随着深人研究,其数目还在不断增加。

白细胞介素-1 (IL-1)是由活化的巨噬细胞所产生,它可**T细胞,促使其增殖并分泌IL-2,亦可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抗体的产生。此外,它还可促使造血干细胞的成熟;IL-1还可促进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前列腺素的合成和蛋白酶、胶原酶的分泌,因而引炎症反应。IL-1还是一致热原,使体温升高,因而IL-1的作用部位是多方面的。它是一种多肽,分子质量为17 ku,有IL-1 a及IL-1β2种亚型。

IL-2是由激活的T淋巴细胞所产生,分子质量17. 2 ku。其作用、用途详见下。

IL-3由激活的T淋巴细胞所产生,它是一种分子质量为2 5 ku的糖蛋白,它可**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并**粒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巨噬细胞系的祖细胞之集落形成,还可**肥大细胞的增殖,并加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因此,IL-3又名多向性集落**因子(multi-CSF)。

IL-4由T淋巴细胞产生,分子质量2 0 ku,是一B细胞生长因子,促进B细胞的生长,促使IgG的分泌,与其他细胞因子一起协同地促进粒细胞及红细胞系祖细胞的集落生长,并**肥大细胞的增殖。IL-4对巨噬细胞所产生的IL-1, TNF和PG-E2起负调节作用,提示它具有抗炎作用。

IL-5由活化的T淋巴细胞所产生,分子质量为18 ku,主要促进嗜伊红细胞组细胞的增殖及分化。
IL-6可由纤维母细胞、单核/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上皮细胞、角质细胞、以及多种瘤细胞所产生。IL-1、TNF-a, PDGF、**感染、双链RNA及c AMP等,均可诱导正常细胞产生IL-6。IL-6与IL-1一起可协同地促进T细胞增殖,部分与T细胞IL-2受体上调有关;对IL-3的多向祖细胞**作用有协同效果,它还可促使B细胞的分化。IL-6和IL-1一样参与炎症反应和发热反应,某些人体肿瘤细胞、特别是骨髓瘤细胞,可分泌IL-6作为自身生长因子**其生长。

IL-7由骨髓间质细胞所产生。分子质量为17. 5 ku,主要对B淋巴细胞的祖始细胞有**作用,对成熟的B细胞则无影响。

IL-8是由激活的T细胞和单核细胞、上皮细胞所产生,可激活中性粒细胞。它可抑抑制中性粒细胞黏附到上皮细胞,从而可减轻炎症反应时的血管损伤。 其他如IL-9由T细胞产生,主要是支持辅助T细胞(TH)的生长;IL-l0是由TH所产生,主要是T细胞亚群间的调节因子;IL-11由基质细胞产生,主要促进似IL-6浆细胞和依赖T细胞的B细胞的发育;IL-12由B细胞产生,主要促进TH细胞的分化,**IFN-a的产生,启动细胞免疫反应;IL-13是由活化的TH细胞产生,主要促使人单核细胞的分化。

部分白细胞介素的生物特性

IL-1 活化T细胞;**B细胞增殖;活化中性粒细胞;诱导内皮促凝血活性;诱导内皮表面抗原;促成纤维细胞有丝**;促进细胞在软琼脂中生长;活化破骨细胞;抑制胶原合成;**胶原分解;促星形细胞**。

IL-4 活化B细胞;诱导胸腺细胞增殖;**T细胞增殖;增强CTL细胞毒活性;增强巨噬细胞的细胞毒;增加巨噬细胞表达MHCII;加强EPO, G-CSF、M-CSF和IL-3的促**形成作用。

IL-5 促进B细胞生长和分化,促进B 细胞分泌抗体;促进B细胞、T细胞表达IL-2受体;促进T细胞分化,诱导CTL形成,提高LAK活性促进酸性粒细胞生长和分化。

IL-6 诱导B细胞分化;支持浆细胞瘤和骨髓瘤增生,诱导IL-2和IL-2受体表达,诱导单核细胞分化,诱导CTL;增强NK细胞活性,诱导急性期反应分子并**肝细胞;诱导神经元分化;诱导肾小球膜细胞生长;诱导角质化细胞生长;抑制细胞调亡;支持造血干细胞分化。

IL-7 促进前B细胞生长;诱导胸腺细胞质增殖;促进T细胞生长、增殖;诱导TAK活性。

IL-8 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促使中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过**物酶、β-葡萄糖苷酸酶、弹性蛋白酶;T细胞趋化作用;活化多形核白细胞。

IL-9 支持T细胞进行IL-2T IL-4非依赖性生长;支持TH细胞生长;**肥大细胞生长;**红细胞性定向干细胞。 IL-10 与IL-2、IL-4、IL-7一起**T细胞增殖;抑制TH产生细胞因子;和IL-2一起诱导CTL;诱导休止期B细胞表达MHC-II;和IL-3/IL-4一起**肥大细胞增殖。

IL-11 与IL-3一起支持巨核细胞**形成;**产生免疫球蛋白的B细胞进行T细胞依赖性发育;与IL-3一起**肥大细胞增殖。

IL-12 诱导T细胞和NK细胞产生IFN-r改变休止期NK细胞及培养的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与IL-2协同作用产生LAK细胞;加强T细胞受到凝集素和佛波醋诱导后的增殖;诱导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增殖;诱导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增殖。

IL-13 影响单核细胞的形态、表面抗原的表达;抑制ADCC作用;抑制LPS引起的单核细胞炎症因子、趋化因子及造血生长因子的产生;抑制单核细胞中HIV的复制;促进B细胞生长;促Ig类型转换和Ig的产生;抑制IL-2对NK细胞产生IFN-y的诱导作用。

IL-14 诱导B细胞增殖;抑制免疫球蛋白分泌;选择性扩增某些B细胞亚群。

IL-15 **CTLL细胞增殖;**外周血T细胞;体外诱导CTL和LAK细胞。

IL-2
1. IL-2对T细胞的作用 IL-2是T细胞生长因子,能使T细胞在试管内长期存活,**T细胞进人细胞**周期。IL-2能增强T细胞的**活性,在体外它与IL-4、IL-5和IL-6一起共同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Tc)的产生,并使其活性大大增强,延长其生长期;在体内IL-2也能增强抗原诱导的TC活性,甚至可以辅助抗原和半抗原直接在*鼠体内诱导产生TC-。
由IL-2诱导产生的TC输入体内后可产生明显抗肿瘤作用,但TC在体内不易存活,如同时再输入少量IL-2,则可明显延长Tc在体内的存活时间,并增强其抗肿瘤效果。 IL-2并可诱导T细胞分泌IFN-γ, TNF, CSF等细胞因子。

2.IL-2对NK细胞的作用 IL-2可促进NK细胞的增殖,维持NK细胞长期生长。肿瘤病人经IL-2治疗后,血中NK细胞数量明显增加。IL-2在体内、外都能增强NK细胞活性。在体外,IL-2于短时间内就可使NK细胞活性增强。肿瘤病人经IL-2治疗后NK细胞活性变明显增强,且有累积效应,即随着IL-2剂量的增加和疗程的延长,NK细胞活性亦因之不断增强,IL-2并能矫正NK细胞活性低下状态,使之恢复正常或超过正常。白血病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其中10%是NK细胞),经IL-2培养后具明显的细胞毒作用,以此输回给病人治疗白血病。IL-2还能促进NK细胞分泌IFN-γ,增加其表达IL-2R+亚基等。

3.IL-2对LAK、TIL细胞的作用 IL-2可促进LAK, TIL细胞的体外存活、扩增及活化LAM(即淋巴因子激活的**细胞l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r cells)。LAK是淋巴细胞与IL-2接触后产生的一种具有高效抗肿瘤效应的**细胞,只有在IL-2的存在下LAK才能产生,亦只有在IL-2存在下,LAK才能发挥其效果。实验证明,淋巴细胞经IL-2培育后所得LAK细胞的活力,比不加IL-2培育的强100~1000倍,而且LAK只识别肿瘤抗原,对宿主正常细胞没有影响。LAK与IL-2合用,对原发性及转移性肿瘤,均有明显抗肿瘤作用。

LAK与IL-2合用治疗肿瘤虽取得了临床效果,但在制备LAK时须抽取病大量周围血单个核细胞,须多次回输并伴用大剂量IL-2,价格昂贵且毒副作用大,于是人们极力寻找一种抗肿瘤效果好、毒副作用小的方法于1986年从实体瘤组织中分离到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 ),在体外经IL-2激活可大量扩增,并对肿瘤细胞具高度**作用,其体外**肿瘤的效果比LAK强50~100倍,并仅须伴用少量IL-2就可发挥明显抗肿瘤效果,毒副作用小。

4.IL-2对B细胞的作用
IL-2可促进B细胞表达IL-2R,促使B胞增殖和产生免疫球蛋白,并**巨噬细胞,提高其吞噬能力。近年发现,重组IL-2可**某些中枢神经细胞的生长和成熟,并作用于**肽受体,产生镇痛作用。有关白细胞介素一2 (IL-2 )的调节免疫作用。

5.IL-2对肿瘤细胞的作用 IL-2的抗肿瘤作用除与LAK, TIL有关外,还与其诱导NO的产生有关。实验发现对LAK无效的Meth A小鼠皮肤癌,用IL-2治疗可见存活期延长,且小鼠尿中NO2----含量较对照组高8倍;如同时应用NO诱导***L-NMMA,使尿中NO含量下降60%,同时使IL-2组的存活期大大缩短,提示IL-2诱导NO合成,是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

本文由宠物迷 百科常识栏目发布,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白介素是治疗什么病的?